
Cassification
更新時間:2025-11-10
瀏覽次數:48一、綠色管理挑戰
01
是否按要求建設能碳管理平臺
是否精細化能源統計和能源強度核算統計
碳排放核算是否合規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如何統計
02
原材料消耗強度和水資源消耗強度是否統計
水是否重復利用,是否統計了重復利用率
工業固廢利用率在行業內是何水平
03
設備運行能效是否先進
綠色低碳改造的成效如何證明和計算
污染物排放強度如何核算
04
產品綠色設計和報告等文件是否專門歸類存檔
產品碳足跡如何開展并提供報告
05
土地產出率如何核算并對標
二、綠色工廠要求與平臺功能對標
能源低碳化
1、能源消耗強度
計算并根據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或單位產值綜合能耗與本行業先進水平或適用國家強制性能源消耗限額 1 級水平對標情況賦分

單產能耗核算并對標
2、碳排放強度
計算并根據單位產品二氧化碳排放量或單位產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與本行業先進水平對標情況賦分

碳排放核算并可計算強度
3、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計算并根據與本行業先進水平對標情況賦分

光伏發電量統計功能并可計算利用率
資源高效化
1、原材料消耗
計算并根據單位產品主要原材料消耗量或單位產值主要原材料消耗量與本行業先進水平對標情況賦分

原材料消耗手工錄入

指標管理功能自定強度計算公式
2、取水單耗分析和對標
計算并根據單位產品取水量或單位產值取水量與本行業先進水平或適用工業用水定額先進值對標情況賦分

取水單耗分析和對標

用水量統計
生產潔凈化
1、生產工藝和設備先進性
提供已采用國家鼓勵的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低碳、環保等先進工藝技術和設備的相關證明,依據與國家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發布的推薦目錄、行業規范條件等符合情況賦分

文檔管理功能存放相關證明
2、綠色低碳改造升級項目投資額占比
提供近三年實施綠色低碳改造升級項目投入和成效相關證明,根據近三年綠色低碳改造升級項目投資額占三年總產值的比例與本行業先進水平對標情況賦分

節能評估功能可根據基準期數據與報告期數據對比計算成效;
3、主要污染物產生或排放強度
計算并根據單位產品或產值廢水、廢氣及主要污染物產生量或排放量與本行業先進水平對標情況賦分

指標管理功能核算投資額與產值占比;還可核算污染物排放強度
產品綠色化與用地集約化
1、綠色設計
提供依據 GB/T 24256 要求形成的產品綠色設計及驗證報告,證明工廠圍繞產品原材料選用、生產制造、包裝運輸、使用維護、廢棄處置等階段,對涉及的環境因素進行識別,并將環境因素引入產品設計和開發,以減少能源資源消耗和不利環境影響,經驗證取得了良好的環境績效。

組態監控實時監測環境變化并存儲數據
2、產品碳足跡
依據 GB/T 24067 等適用的標準或規范開展主要產品碳足跡量化并提供報告,產品類別依據GB/T 4754 并結合具體產品分類歸類,根據已開展情況賦分

組織碳管理與產品批次能耗計量功能組合結合供應商碳排數據核算從搖籃到大門的產品碳足跡
3、土地產出率
計算并根據單位用地面積產能或單位用地面積產值與本行業或地方先進水平對標情況賦分

指標管理功能核算單位用地面積產能或產值
三、硬件支撐
1、網絡通訊層:智能網關

2、電能計量及分析

雙碳背景下,企業用能的電能替代將是長期趨勢,因此企業內部將新增大量用電設備,提高這些設備的能效水平將降低總的電能消耗,助力雙碳目標早日實現。
需要多種類型的電能計量儀表,支持嵌入式、導軌式安裝,RS485、Lora、4G等數據上傳模式,可實現免布線、免停電施工。
電能計量表計安裝在主要配電節點、重點用能設備等處,綜合能源管理平臺實時采集用電數據,對用電數據進行逐時、逐日、逐月分析,并結合國家、行業標準,統計企業整體碳排放,為碳中和提供基礎數據服務。企業用能總量數據和強度數據可上傳至政府監管平臺,滿足政府碳排放監管要求。
四、實施案例
1、企業痛點
集團下的多個分子公司分布全國各地,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數據分散,總部缺乏工具和統計手段,無法對集團能源和碳排放做全局監控和精細化管理
2、項目效果

1)量化各分子公司能碳績效
實現分子公司能源和碳排放績效評定,為KPI考核提供數據支持。
2)全局掌握能碳數據
提供各類能源消耗量及碳排放數據,了解整個集團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詳細分布情況。

3)提升經濟環境價值和社會效益
降低集團綜合用能成本
推動集團碳強度下降
提升集團決策科學性,增強公眾低碳意識